孤独症谱系障碍(二) |
时间:2022-11-28 16:31:22 点击: 110次 |
孤独症谱系障碍(二)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提到了孤独症谱系障碍的临床特点,一起再来复习一下: 那么针对这些表现,康复治疗该如何进行呢? 康 复 治 疗 儿童孤独症的治疗以教育和训练为主,药物治疗为辅。因孤独症儿童存在多方面的发育障碍及情绪行为异常,应当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采用教育干预、行为矫正、药物治疗等相结合的综合干预措施。 一、教育和训练 原则:早期长程、科学系统、个体训练、家庭参与。 干预方法 1、应用行为分析疗法(ABA): 是迄今为止最广为人知的综合干预模式之一。以正性强化、负性强化、区分强化、消退、分化训练、泛化训练、惩罚等技术为主,矫正孤独症儿童的各类异常行为,同时促进儿童各项能力的发展。强调高强度、个体化和系统化。经典ABA的核心是行为回合训练法(DTT),主要采取以下步骤: (1)任务分析与分解:对儿童行为和能力进行评估,对目标行为进行分析; (2)分解任务并逐步强化训练; (3)儿童每完成一个分解任务都给予奖励(正性强化),奖励随着儿童的进步逐渐隐退; (4)提示和渐隐技术:根据儿童的能力给予不同程度的提示或帮助,并随着儿童对所学内容的熟练再逐渐减少; (5)间歇:两个任务训练间需要短暂的休息。每周干预 20~40个小时,每天1~3次,每次3小时。 2、作业治疗: (1)增加感官刺激以利于感知觉发展:视觉训练、听练、触觉训练、整体知觉和部分知觉训练、空间知觉训练。 (2)感觉统合训练:触觉训练、前庭系统训练、本体感觉训练、触觉与身体协调训练、跳跃平衡训练。 (3)精细运动训练:可进行穿珠、剪纸、画线、手指操等。 (4)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饮食训练、更衣训练、洗漱训练、如厕训练、环境-家庭半结构式安排训练。 3、结构化教学法: 孤独症以及相关障碍儿童治疗教育课程,是当前西方国家获得最高评价的主流孤独症训练课程之一。步骤为: (1)根据不同训练内容安排训练场地,要强调视觉提示; (2)建立训练程序表,注重训练的程序化; (3)确定训练内容,包括儿童模仿、粗细运动、知觉、认知、手眼协调、语言理解和表达、生活自理、社交以及情绪情感等; (4)在教学方法上要求充分运用语言、身体姿势、图表、文字等各种方法增进儿童对训练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运用行为强化原理和其他行为矫正技术帮助儿童克服异常行为,增加良好行为。 4、图片交换交流系统: 由训练者+可视性媒介(图片、文字、沟通板)+设置的情境+被训练者构成。包括实物交换、扩大主动性、图片辨认、句子结构、对“你要什么”做出回应、回应性和主动性表达意见六个阶段。主要目的是教儿童学会图片这种简单易学的沟通方法,促进他们有意义地交流以及交流的主动性。适合任何年龄的孤独症儿童。 5、人际关系发展干预: 是人际关系训练的代表,步骤为: (1)评估确定儿童人际关系发展水平; (2)根据评估结果,依照正常儿童人际关系发展的规律和次序,依次逐渐开展目光注视-社会参照-互动-协调-情感经验分享-享受友情等能力训练; (3)开展循序渐进的、多样化的训练游戏活动项目.活动多由父母或训练老师主导,内容包括各种互动游戏,例如目光对视、表情辨别、捉迷藏、抛接球等。要求训练者在训练中表情丰富夸张但不失真实,语调抑扬顿挫。
可进行对视训练、面部表情训练、共享注意训练、模仿训练、用手与人交流训练、拥抱训练、游戏训练等。
早期干预方法 早期干预的重点为模仿能力、沟通能力及游戏能力。 1、地板时光: 将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作为训练的主要内容,以儿童的活动和兴趣决定训练的内容。训练中,训练者在配合儿童活动的同时,不断制造变化、惊喜和困难,引导儿童在自由愉快的时光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训练活动分布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时段。目前此方法在美国获得较高评价。 2、文化游戏介入: 主要是以文化学习有关的能力为主要的介人目标,包括社会性趋向、相互调控、模仿、意图解读、社会性参照、游戏、分享式注意力等,介入的做法,主要是以日常生活中介人与游戏介人为主,在介人时,特别着重儿童的兴趣与主动性,让儿童亲身体验与建构各种日常文化活动,在游戏与日常生活中自然学会各种文化学习能力。 3、Denver模式(ABA+人际关系干预): 年龄:12个月至学龄前。核心特征:在自然状态下用ABA,正常发育顺序,父母积极参与,用互动游戏分享鼓励,重点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正面影响,在积极、有感情基础的关系中,学习语言和沟通技巧。课程覆盖领域:语言、联合注意、社交互动、精细运动、粗大运动、模仿、认知、游戏、生活自理。 其他干预方法 1、社交故事: 以讲故事的方式,向孤独症儿童仔细描述一个特定的社交处境令他们明白在处境中应有的行为,从而引导他们模仿正确的社交行为和态度。 2、语言训练: 包括训练儿童动作模仿、模仿儿童无意识发音、口型和发音训练等。 3、听觉统合训练: 通过让儿童听经过处理的音乐来矫正听觉系统对声音处理失调(主要是听觉过敏)的现象,并刺激脑部活动,从而改善语言障碍、交往障得、情绪失调和行为紊乱。 二、药物治疗 尚缺乏针对儿童孤独症核心症状的药物,药物治疗为辅助性的对症治疗措施,遵循权衡发育、平衡药物副反应与疗效、知情同意、单一对症用药、逐渐增加剂量原则。 三、家庭支持 1、家长的态度是孤独症儿童康复的关键 2、家长要承担起教育者的重担 3、家庭的团结和相互支持是战胜困难的坚实基础 4、家庭和孩子互相适应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以上内容来自康复治疗专业书籍《儿童康复学》 到此,所有整理的有关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内容就跟大家分享结束了。患有孤独症的孩子常被称为“来自星星的孩子”,他们离我们很近,但又好像完全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遥不可及,所以让我们多多关爱孤独症儿童。 |
上一篇:孤独症谱系障碍(一) 下一篇:腕管综合征 |